难者

『难论·交易篇』交易理念及原理–第二章 术法篇 观察工具(7)

设计思想:概率学


临终点,简称终点:

1.当行情以结构涨跌时,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硬币持续出现相同面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存在两种可能:(1).虽然持续出现相同面,但依然是随机的,即越是出现相同面,出现反面的概率就会随之增加;(2).这枚硬币被人为控制了,想正则正,想反则反。而五段则是具有概率学操作意义的基础结构,但还只是基础。

2.当行情正经历减速时,结构涨跌就有了结束的迹象。这样我们从减速的地方开始介入,就有操作到最高和最低的可能,也是一种概率表达。所谓背驰,只是观察减速的视角之一。

3.当1+2同时出现的时候,这就提升了反转操作的概率。这就是终点通常意义上的概率设计:五段+背驰。显然,当涨跌以结构的方式极限发展出高低点(如七段或九段),或极限背驰时的高低点或次高次低点(三段背驰),使得1或2单独存在,也有足够的概率学操作意义时,那么1或2亦可独立构成临终点。站在概率的角度,这是殊途同归。

4.当涨跌以结构的方式极限发展出高低点时,其本质是一个更高级别的急速行情V反操作(难论术法之一),而看上去相对没有那么急速,故而是非典型的急速行情V反操作。

5.极限背驰时的高低点或次高次低点,本质上是一个本级别的急速行情V反操作。这不只是一个可以解释空间的操作,更是一个可以解释快速空间的操作,故而不会退化到破点里去重复定义。


破坏点,简称破点:是对终点的概率表达,进一步在结构意义上给以确认,是本级别涨跌结构的破坏点:次低次高、13周期SMA均线与55周期SMA均线缠绕点。


新生点,简称新点:终点中有提到硬币持续正面或反面的两种可能,新点则跟第二种可能有关。当涨跌结构反转之后,其依然可以同级别发展这一结构,则是对“想正就正,想反则反”的验证,即这很可能不是偶然的。

实际的操作中,一个本级别段回归的过程,就是三条均线汇合和发散的过程。而假定高一级别段要延续,而刚好又产生了本级别反向段,这就是一种概率验证或叠加。站在这个意义上,所有本级别意义上的反向段,都构成新点。也就是说,无需前方有涨跌结构。


实际操作中,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守:一定不能提前预判这些介入点的形成

很显然,所有介入点,在本例中都是基于均线缠绕。在均线没有缠绕之前,不存在介入点。由于它们都是拐点型介入,于之后的行情空间而言,均线缠绕之后再介入,离真正的高低点,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特别是遵循难论操作原则(流畅、活跃、标准、清晰)的情况下,这种差别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上一节   目   录   下一节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