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难论法逐步逼近的要义:不常有

无论何种交易操作,其结果都会表达为利润=仓位*空间*频率。仓位、空间及频率本就各自变化,组合在一起更是变化无穷。这就是事情的难度,一开始朝着无穷去探究和实践,往往折腾来折腾去,最终是连边都摸不着,却还在理解意义上什么都明白。让人痛苦的地方,就在于此。

俗话说得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很多问题一时找不到完整的解决方案。此时我们并不是只能束手无策,而是可以选择逐步接近真相: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更简单、可控的小步伐。就像攀登一座山,先找一条相对平缓的坡道,然后一层层往上走,直到达到目标。就如开车过弯,一开始的转弯并不重要,其后无非根据实际的反馈,“先明显,后细节”地去调整。

当然,水平高些的朋友,一开始的那个坡道或转弯,往往就有足够精度,其后的调整也无需次数太多。有不少研究程序化交易的朋友,就是在不断修正中逐渐拟合出策略。这种“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思路,就是逐渐逼近法。

那具体又该怎么用呢?第一步,用一个相对简化的模型来代表原问题的主干;后续的步骤,再逐步引入影响因素、修正偏差。通过这样的渐进过程,我们不仅能够得到接近真实世界的近似解,还能清晰地看到:哪些因素主导了结果、哪些假设是关键、在何种条件下才近似成立。

比如利润=仓位*空间*频率,师父常先只带领大家讨论空间之于止损小,而止损小的情况其实又分很多种。比如比较上的止损小、机会上的止损小、盈亏比上的止损小、承受力上的止损小……一开始就要在兼顾中平衡,于新人就会显得极为困难。那什么是相对简化的模型呢?

古语有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故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共性在不常有。什么是不常有?有A不一定有B,B必然从A开始。不常有,未必是好的机会,好的机会,必然不常有。不常有之中的止损小,就让我们在控制止损小、不频繁止损的同时,自然契合了空间大。

故而难者反复跟学生们强调,再怎么难以观察,也至少要观察到“不常有”的存在。以此为始,逐渐逼近,就是成功的要义。可谓:大道至简,大巧若拙。

来源: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