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写《道德经》之十六

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通行译文如下:

这一章相对而言是比较碎的短促语式,那我们先对一个行文的基本逻辑来整体疏通一下。文章先阐述了一种心境或者处世哲学,而问题的关键是,后面是以这种哲学逻辑行事的案例演绎呢,还是说,为何需要这样去做。从句式逻辑上来说,后者更为贴切。

虚,无欲无为之意,无所制之意,并不是虚寂这样的泛泛之意。而使生活清静这样的翻译就很主观和别扭了。守静笃,就是坚守静之意就好了,不要过渡去翻译。静的本意,是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这层意思是与后边的静的阐述是一致的,所以翻译成所谓的生活清静之意是很不符合行文逻辑的。生活清静,是很现代化的翻译,也是与原文超凡脱俗的道之意很难搭上变的东西,正因为如此,通常需要我们放弃一些现代语式的解读或者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些问题。

万物生长,吾以观复,因说成,吾以复观,就是我反复观察,发现,芸芸众生,最后都回归其本源(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而静的本意恰恰就是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这是等同的,初生本色,自然是复命之意。正因为万物如此,生而复生,自然为常,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有一系列的,容、公、全、天、道之递归,从而终身无忧。

这里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做到虚极,静笃,文章阐述这个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做到了虚极静笃,最后就能得道而没身不殆。所以落脚点并不是后边的一系列排比递进式的叙述,而是开篇明义。很显然,这个里的静,指的是万物初生之心,这个颗初心是一个无欲无为之心,是天地之常心。动天地之常心,方能得天地之常理,行天地之常事,得天地之长安!

来源:攀缠锋祖博客,欢迎分享及交流,(QQ/微信:251563188)

☞☞☞《难论系操盘手特训营》--让交易的乐趣从学习开始!
☞☞☞点击下载:难论股票期货外汇教程最新修订版0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