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者

『难论·交易篇』交易理念及原理–第二章 术法篇 运用逻辑 案例说明2

特殊位置的特殊结构


早期训练营的课程讲解里,常常会用到这张“全国不会有第二张的大盘抄底图”。不知道有多少的学生,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心中是否仍然对此图清晰如初。下图是写下博文《2019年A股操作简略:新年超级大礼包!》时,上证指数在16日SMA级别均线上的形态。

全世界很少有什么曲线图,会像股票指数一般,需要用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去描绘,值得大家好好留心观察。只要如此,大家也许就会发现,上证指数在16日SMA均线上,对应的斐波那契数列级别关系,巧合地发生了:黄色图示是一个本级别的涨跌结构,并以破点结束。紫色图示是一个更高周期的本级别涨跌结构,也以破点结束。事实上,最初从1991年到1993年是对应周期的本级别涨跌结构,并同样以破点结束。

上图是写下《大盘指数还能走多远?难论16日SMA级别均线上的牛市启示录》时,上证指数在16日SMA均线上的表现:

1.上证指数是否还会朝着更高周期的本级别涨跌结构去发展?如果看到16日144周期SMA均线上其表现的完美性,结合上证指数在难论急速行情V反上的历史规律,一句“特殊位置的特殊结构”,足以概括所有的操作理由。特殊位置,解释了空间及其发生的概率,特殊结构提供了止损的控制及操作到的概率。

2.如果上证指数完成16日144周期SMA均线附近的拉升,盘面就可以理解为:结构破坏点以后,接一个三段盘整。而三段盘整的重要意义是,它常常预示着行情会突破盘整区的高点或低点。


什么是特殊位置?《2019年A股操作简略:新年超级大礼包!》中所呈现的难论16日SMA级别均线规律,准得是不是太久了?巧得是不是太准了?16日144周期SMA均线就是上证指数每一次大调整的极限,且其后总会有一段足够活跃的行情,而这一次更有三段盘整对更大空间的解释。

什么是特殊结构?在上证指数回调至16日144周期SMA均线附近时,曾在《大盘起势:天意难测,若见低点,不如试试》有这样的设计:

1.上证指数的30分钟走势图,典型的涨跌结构的极限形态。什么是极限形态?更高的转折概率。什么是更高的转折概率?不常有。

2.涨跌结构的极限形态不常有,我们还是可以在这个时候,以止损小的方式去操作。不是七段,就是九段,不是终点,就是破点,前后不会太久。

终点怎么操作?如果行情流畅或以相邻规则发展,就当下直接介入。如果行情走势以急速行情的方式发展,就先当成急速行情V反去处理。如果前两者之后出现反复缠绕段,就再处理成一个完整的流畅段去操作。

当下行情就是如此,上证指数涨跌结构的极限形态,出现在30分钟图的第七段(七段最标准,九段不影响),且出现了反复缠绕段,那就处理成一个1小时的完整流畅段去操作。而行情在1小时上是一个大幅急速下跌,本就要有意识地去操作。故而又可以处理成15分钟的结构去操作,即15分钟相邻两个破点。什么是15分钟的结构?急速行情大幅下跌,就允许行情以非流畅段的方式存在,即非典型的急速行情V反。简单来说,该有的都有了,该标准的都标准了。

上一节   目   录   下一节

来源:难者博客,微信/QQ:251563188,转载请注明出处

☞☞☞『难论系操盘手训练营』-->让前路直一点!